1 2 3

2014倫敦冬遊記----漫遊(第三天)

2014年3月28日 0 意見
一早,風在教堂院子裏,在屋子前邊,呼呼嘯著,大吹過來,大吹過去。真有點颱風的氣勢,陽台的桌椅都被掀翻了。


不過大家照常活動,我們也起來活動了。



先吃早餐。我的檸檬派在冰箱裡放了一晚,拿出來切一塊嚐嚐吧。先喝口熱咖啡,再咬下一角冷凝的檸檬餡和酥而不鬆的派皮,這口感真不錯呢,比昨晚更好了。


有這麼好吃?兒子過來張張,似乎不太相信,他說,我來煎個法式蛋卷給你們吃吧。

說著他就起油鍋,先炒了洋蔥、洋菇、蕃茄的餡料,然後攤蛋皮,



蛋汁下鍋後要一直攪動,


半熟時推到鍋子邊邊的圓弧處,倒下餡料,再將貼著鍋子圓弧處的蛋皮輕輕一剷,翻蓋住餡料,


法式蛋卷,輕鬆完成,擺盤上桌!


媽,不要光吃你的派!


蛋卷切三份,立儂也來吃。不錯吧?


好香啊,真的不錯!最開心的是一切都很輕鬆,像遊戲一樣輕鬆。

不過,你別以為我這趟來倫敦,都在兒子家裡燒飯吃飯過家常日子。今天,到倫敦的第三天,早餐後,我們整裝出動了。

出門過大馬路後,我和立儂不管小雨微飄,立刻開始觀光,也就是,用手機四處拍著照。


兒子笑說你們這些樹啊馬路啊都要拍啊?那我來拍你們吧。


然後他帶我們東彎西拐來到河邊,來到可以近看這兩天我一直在家裡看的小黃瓜大樓、手機大樓,以及以前去過的倫敦塔橋、聖保羅大教堂的河邊。


和這些景點的距離忽然拉近了,讓我驚喜莫名。

接著我們又七彎八拐朝倫敦塔橋的方向走去,



河邊貨運方便,這一帶從前有很多工場、倉庫,現在這些紮實的磚砌房子多改為公司行號或住家的樣子。兒子帶我們走上藍色大門前的窄窄便道,拐彎由一不像是給外人通行的小小出口踏出去,


就像上圖那位先生一樣,過出口後,來到泰晤士河岸邊的木板道,再順道往前,跨越流入大河的小河上的便橋,


在便橋上往回看,


磚牆上寫著:NEW CONCORDIA WHARF,新康考蒂雅(羅馬的和平女神)碼頭。

轉下便橋,可就到了遊人會來的河邊景點了。


不過這時候河邊風寒,又兼淋漓雨濕,遊人都躲在路邊的餐館、咖啡屋,和這裡,


我們的目的地----Design Museum,設計博物館。我們冒雨來看的是著名英國服裝設計師Paul  Smith的特展 " HELLO ,  MY  NAME  IS  PAUL  SMITH "。

博物館一樓,和Paul Smith的展售品專區相對的一般禮品區,擺了兒子工作室的產品:隨身碟Empty Memory,


Empty Memory與其他設計師設計的項鍊、耳環之類的隨身物件放在一區。我想到的是:方出道不久的小子,能與Paul Smith同在一個展館裡,即便尚不能比肩,也是多麼值得高興。

私心竊喜的我,跟著兩個年輕人上樓去看Paul Smith。

先看到這開宗明義的說明,


和這張照片,


Pauline是Paul Smith的太太。他說:沒有她,就不可能會有所有我們在這個展裡面看到的事。

是真的。1947年出生的Paul Smith乃意外闖進服裝世界,他原先的人生夢想是成為自行車賽選手,但十七歲時遭逢車禍,嚴重骨折,賽車夢斷。Pauline Denyer卻是皇家藝術學院的正規時裝設計科班出身,還是在藝術學校教授服裝設計的老師。

年輕的Paul Smith在車禍以後,認識了幾位藝術學校的學生,而開啓了對設計的興趣。他打開之前不曾留意的一扇窗,遇見藝術學校的老師Pauline,跟她學到裁縫技藝和設計觀念。她帶學生去時裝之都巴黎時,也讓他跟著去長見識。她是他的老師,她是他的女友,她又成為他的妻子,成為他的夥伴,1970年,他們一起在他的出生地Nottingham開了一家販售男性服飾的店鋪。店面非常小,是這樣的一間小鴿子籠:


當時的衣物擺設,當時剛被師傅Pauline領進設計之門的Paul Smith,是這樣子的:


好帥的年輕人!

師傅領進門,修行靠自己。現在他的服飾店可多了,有好幾十間吧,在世界各國。每間都設計得不一樣:


他不喜歡刻板一致的設計。他已經出師成家了,設計作品不只是男裝,還遍及女裝和各種用品。他的風格是獨一無二的,出於傳統,走入現代,明亮,溫暖,喜悅,兼有調皮,大膽,奔放。他常常把他的調皮大膽奔放藏起來,藏在衣領底下,袖口裡面,藏在褲腳露出的一截襪子,或藏在衣服的內裡,風掀開來,你才會看見。兒子說這是英國式的幽默悶騷。幽默悶騷,內藏的熱情。英國人喜歡,因為觸到他們的靈魂。外國人喜歡。我也喜歡。大概因為那一抹風流,一痕豔麗,處處靈光,也觸到我們的靈魂。他的品牌就叫 '' Paul Smith '',成立於1976年。

一路走來。走來一路。獨一無二的 Paul Smith把他走來的那條路放在這個展裡面。



他歡迎我們過去跟他合照,


他也歡迎我們在這個展場多多拍照,他自己最喜歡拿著相機到處拍照。他說世界那麼豐富有趣,你要真的看進去,而不只是看過去。

於是我們去看了他展出的一間堆滿布料物件的工作室,



高掛在工作室天花板下的衣服版型,


我們看了他1976年第一次去巴黎展售他設計的少少幾件男裝的小旅館房間,衣服多鋪排在床上像這樣:


在這用紙板重現的房間裡, 可以感受當時Paul Smith焦急的心情。他回憶說: Monday, no body. Tuesday, no body. Wednesday, no body. Thursday, no body, no body, no body......

唉,滿城繁華,時尚巴黎,誰會找來這家小旅館?

終於在星期四傍晚,最後一天的展覽要結束之前,來了一位客人。他下了訂單!他是第一位客戶!That was the beginning of  my business. 年近七十的設計師回顧說。

呼應設計師召喚的客戶,是讓設計師繼續往前的推手。

我們看了原樣重現的,Paul Smith在倫敦Covent Garden區,堆滿東西,滿到不能再滿的辦公室,



這間辦公室讓也喜歡亂塞東西,不喜歡丟棄東西的我,內心十分愉悅,十分平衡。這林林種種都是靈感之源。Paul Smith說的。


走過他的時裝走廊,


走過展示他作品的電視牆,


走過他設計的物件,





和這隻~



軍綠大兔子!它不是玩具,是很實用的東西。Paul Smith在多年前替倫敦市設計的大兔子,手握圓環,圓環中可以套入、扣牢一個大塑膠袋,供人扔垃圾。

可惜當時未獲採納,不然倫敦街頭處處看見這隻胖大兔子,豈不好玩?

看罷一段Paul Smith騎著腳踏車入鏡,在巴黎時裝展現身說法的有趣影片,我們笑著起身繼續看展。在一面牆下,駐足許久,




看了櫃中設計師手繪的設計圖,抬頭再看他的深情告白,


得益於她,太多太多。沒有Pauline,沒有今天的Paul Smith。

Pauline長Paul Smith五歲,他們共創一個滿是兒孫和貓狗的熱鬧家庭。有一篇報導說Paul Smith一天會說好幾遍我愛我太太。他是個愛妻家。

或許你會問成為設計師的怎麼不是Pauline?這個問題,我想Pauline一定也問過自己。畢竟她有技藝,她有觀念,她是科班出身,該知道的她都知道。不過,還要有靈光啊。沒有靈光不行。這個東西,Paul Smith有好多。

Pauline有Pauline的選擇。




Paul和Pauline的故事好美麗,美麗得不像是真的,但我相信是真的,



因為我感受到設計師心靈之一片純摯,他說的是他真心的感受。


EVERY  DAY  IS  A  NEW  BEGINNING.

我們回味著貼在展場出口的這句話 ,精神抖擻的去看了博物館的一般館藏,








又看了另外一個特展,In The Making......


這個展是展出未製造完成的物件,椅子、帽子、彈珠、車體等等未完成物件,都標明出工法、製程,以及展出的這個未成品達到多少完成度,30%,50%,70%......




隨便一樣東西,要完成,都得經過許多道工序!




身邊兩位男士看得津津有味,每張說明都不放過,又看了好多部解說的影片。啊真是令人讚佩!我是說規劃了這個展覽的人,還有形成了我們置身的這個世界的形貌的人。


可以了嗎?看好可以走了嗎?兒子問。

好,太滿意了。我說。


外面雨不小,我連忙打開我的花格子台灣傘。藍色、綠色、深粉紅,都是Paul Smith會用的顏色,但是他會滿意這些顏色在我這把傘上的呈現方式嗎?

兒子打斷我的揣測,他說三點鐘了,雨越來越大,要不要回去,我炒個培根寬麵給你們吃,然後大家休息一下,再開始晚上的節目?

我說好,但是晚上還有節目?

兒子一邊穿街走巷,帶路回家,一邊說對,晚上我和立儂要請你吃飯,在Shard,就是你認識的那棟碎片大樓。位子不好訂,我們訂到十點可以嗎?我想讓你好好欣賞倫敦的夜景。

哇,我這真是在渡假,有兩位男士要請我吃飯,看夜景,怎麼可以說不可以?再晚我當然都說好,還要盡力打扮一下,方不負倫敦。


銀白的碎片大樓,我們晚上見。

----------


休息過後,晚上9:20,再度出門,搭公車去到碎片大樓。

 電梯上到31樓,只見分作兩層的好大餐廳,一桌一桌的衣香鬢影,浮現在光照裡。大家都穿得正式,男士多穿西裝,女士多穿裙裝、高跟鞋,後來夜深離去等下樓的電梯時,匆匆走來一位穿黑色低領洋裝的小姐,她閃到我們後面一角,背對我們蹲下身子,長大衣擱膝上,一個鼓鼓囊囊的大皮包放地上,然後她把手裡的小巧黑色手拿包放進大皮包,順手拉出一件開襟毛衣穿上,再拉出一條長圍巾圍上,起身套上長大衣,裹住玲瓏身段,拾起地上大皮包,一分鐘裝束完成,來得及跟我們一同進入電梯,還給了我一個淺淺的微笑。

倫敦的辛黛瑞拉,不等王子追上,就一人沒入倫敦的黑夜。


不過你大概想知道我又如何盛裝?不好意思,我的盛裝就是黑大衣、黑毛衣、牛仔褲,加耳環、銀鍊而已。


可惜我沒有帶來母親留下的錦緞長旗袍,不然就可以跟對面桌印度媽媽的一襲紗麗相輝映,打對臺了。印度媽媽和爸爸,也是跟著兒子來開洋葷,吃大菜,賞夜景的。我給了她一個淺淺的微笑,可惜她很嚴肅,沒領會。


你說大菜好吃嗎?好吃。



夜景好看嗎?好看。


但是吃著兒子幫我點的菜,看著兒子指點給我看的滿天滿地碎鑽般的夜景,開心著,開心著,我的眼皮漸漸沉了。兒子問,媽媽,你要喝點酒嗎?不要的話,我們就回去了好不好?

走出大樓,冷涼的夜氣襲來,我又有精神了,決定跟他們一起走回家。不到半小時的路程,兒子帶我們走的都是有人有車的大路。當倫敦塔橋的橋頭在泰晤士河南岸燦然出現眼前時,我像看見老朋友一樣高興,像走近童話世界一樣雀躍。


晚安,晚安。辛黛瑞拉回到灶下,卸下華服,回味著永不會忘記的一夜燦爛。那是世間女孩的夢。我將回味的,是這一整日的漫遊,和兒子領我看見的世界。不是夢。






0 意見:

張貼留言

 

©Copyright 2011 Our lightning | T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