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2014倫敦冬遊記----河邊(第十四天)

2014年6月13日 0 意見
又是一個星期的開始。早起檢查一下廚房的食材,決定等會要去買點菜,現在先解決存貨,把兩根變軟的香蕉用叉子壓成泥,打個蛋進去,再加麵粉、牛奶和一點糖,調勻了,煎餅來吃。

還不錯,香蕉餅在倫敦也一樣好吃。吃好收拾一下,我去超市補貨。再住一個禮拜,超市的收銀員都要認識我了。不過明天我就要回台北。各位再會嘍。




今天要去哪裡,要做什麼?我看看屋裡泰納畫作的複製品和從Kew Gardens的草地上撿回來的松果,


望望外邊有些陰沈的天色,


決定了,今天因為要達成去百貨公司買一樣禮物的目標,之前就輕鬆一點,我想等一會我可以依循這次來到倫敦的第三天,兒子帶領走過的路線,自己走到泰晤士河邊的Design Museum和Borough Market那一帶,再繼續沿河尋找2011年秋天走過的路徑,往Tate Modern走去。到了Tate Modern以後,稍看看,我就可以走千禧橋越過泰晤士河,到北岸,再坐車去百貨公司。

我說輕鬆一點,是勉勵自己,其實我沒有十足的把握可以找對路。兒子也說沿河的路徑並不是沿河一條直通通的路,而是彎曲折繞,要穿過一些隱秘巷弄或門洞的,並不好走,若是迷路了,最好別逞強,趕緊轉身往回走。

受教了。中午以前,出發!


走過這座紅磚小學。它是往河邊這條路徑上我認得出的第一個路標。不過我才剛出發五分鐘,要是連這座小學都會錯過找不到,那乾脆回家算了。


然後我在照片中那幾排公寓的後面胡亂繞了一陣,憑著上次的記憶,


終於順利找到河邊倉庫大樓之間的秘密通路,來至河邊,


今日河水高漲,泰晤士河的支流河道也滿滿是水。上回跟兒子和立儂來時,旁邊的河道滿是泥濘,沒有水。


大概最近雨水足,河流水位就湯湯高漲。過了河道上的小橋,下階梯來到河水邊,


就由剛才的碼頭區,New  Concordia Wharf,進入這個碼頭區,Shad Thames Butlers Wharf,著名的觀光景點一一現身,


Design Museum,左邊的白色小樓,也到了。透過玻璃窗,再次跟我們的隨身碟,Empty Memory,打個招呼,祝福它大賣。


Paul Smith還在裡面,他的回首特展要展到三月份。而我,一回首,那一天,我們看那個展的愉悅心情又活躍心頭了。




我彎進Design Museum旁邊的磚樓巷子,一百年前,在泰晤士河航運興盛的時期,遠來的茶葉、咖啡、香料等物資運上岸後,就送到這裡的磚樓倉庫或加工廠。


磚樓之間,或有鐵橋連接,便於工人往來搬運貨物。


如今鐵橋是這裡特殊的風景,過去的倉庫和加工廠變化、轉型為公寓、辦公室和餐廳、商店,新舊交融的風格吸引許多遊人。

今天我沒有遊人的心情。走過這一區,越過倫敦塔橋,來到市政廳,Londom City Hall前面的廣場,


前天向晚時,和兒子在塔橋上看到這一帶墨藍光影中的風景,



這棟圓圓的市政廳,很奪人注目,造型跟一般的官方建築很不一樣,許多人說它像一顆歪歪的蛋。也像一塊層層纏捲上去的蛋糕卷是吧?

設計出這塊蛋糕卷的是才氣橫溢的建築師Norman Foster,我這趟來,看到不少他的作品,大英博物館的中庭,昨晚走過的小黃瓜大樓,都是。據說那層層向南傾斜的市政廳蛋糕卷造型不純是眩、酷而已,還有遮擋陽光直射,讓室內光線柔和的實際功能。


今日天色陰暗,蛋糕卷呈現鋼灰色調。不論天候怎麼變化,它的色調是鋼灰、墨藍、銀白,還是......,它總是夠酷夠眩,讓人一見就忘不了。

倫敦上得了臺面的新建築好多,我在兒子家每天都看到的這位尖頭鰻高個兒碎片大樓也是,


它是倫敦的最高建築,據說有87層樓,外牆用了一萬多塊玻璃,在2013年開幕,設計師是義大利的建築大師Renzo Piano。2011年那次來倫敦時,我不怎麼看好這棟平地拔起,正在建造的高樓,像許多倫敦人一樣,覺得真是雲裡霧裡霧煞煞。


可是這次來,天天看它,常常不經意就看見它,我的感覺不一樣了。我覺得它那銀白的顏色顯眼,又不刺眼,由下往上逐漸收縮,頂端又不全然尖銳的鋸齒造型像座向古典致意的雕塑,跟倫敦市內的新舊建築擺在一塊,完全不顯得突兀。它自己有風采,但它不搶人家的光彩,它不搶人家的光彩,但它的風采讓人不能不看見它。每次它在視野裡出現,我都好高興,像看到老朋友。我漸漸認為設計師Renzo Piano在碎片大樓還沒有完工問世之前,自信預言它終將為世人接受、欣賞的一番話是對的。


然而此刻一面看著左手邊的簇新大樓,一面看著右手邊停靠水岸的一艘船艦,我好像在這裡錯過了由倫敦橋下方走過去的路頭。

當時渾然不知,走過這艘現在是航海博物館的二次世界大戰巡洋艦貝爾法斯特號,HMS Belfast,


走過有許多咖啡館、酒館、餐廳的海茲商場, Hay's Galleria,


我爬上矗立眼前的倫敦橋,London Bridge,回看來時路,


有倫敦大門美譽的倫敦塔橋遠了。蜿蜒而行的泰晤士河在倫敦境內有二、三十座橋梁。大學時代看的盪氣迴腸名片「魂斷藍橋」,那費雯麗初遇男主角和最後絕命的大橋Waterloo Bridge,也是名橋,在電影裡非常美。我現在站立其上的倫敦橋,雖然貌不驚人,但歷經戰亂、大火、改建,橋史動人,後來連我們外國人也耳熟的歌謠" 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 "是在這裡誕生並傳唱開來的。這是一首活的歌謠,寓意極為有趣。

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

Falling Down, Falling Down,

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

My fair lady.

歌謠接著唱道:橋垮了,那麼用木頭和粘土來蓋橋。不好,那麼用磚頭和膠泥來蓋橋。不好,那麼用鐵和鋼來蓋橋。不好,那麼用銀和金來蓋橋。還是不好,要僱人來看守橋......還要給他一管煙,讓他夜裡清醒著看守才行。

......

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

Falling Down, Falling Down......

不好,我過了橋頭,來到南華克教堂前面,現在該怎麼走?


從教堂旁邊的階梯走下去,就是Borough Market,這我還記得,






沒有錯,市場的景物都在。





風景舊曾諳。我們來逛的那一天,喝咖啡,吃了好多東西的那一天,好像我伸手在空中滑一滑,就會出現。

那一天,隨時可以在我心裡出現,但2011年跟兒子走過的,可以通往千禧橋的路徑卻不見了。

我在陌生的大小路上繞來繞去,滑開手機地圖找路也找不利索。記得那時候走過一些橋洞,


那時候黑天暗地的,橋洞附近出現的亮黃燈光,真有文學氣氛。不過那時候我是跟著熟門熟路的兒子走,心安,什麼也不愁。

眼前還真出現橋洞了,橋洞上方是長長的火車路。我穿過橋洞,走了一段,卻覺得不像那時候的地景,行人也不多。又想起兒子叫我不要逞強的警告,決定回頭。

走走看見通往倫敦塔橋的路標,跟著走了一陣就看見了橋頭。


這個位置,就是這趟來倫敦的第三天晚上,隨兒子和立儂由碎片大樓回來的半夜時分,站立過的地點。立定想想,這個時候,天色未晚,雖然計劃受挫,還是可以去走走千禧橋,不過我調整了戰術,決定走過塔橋,搭乘地鐵到千禧橋北岸的聖保羅大教堂,從那邊走上千禧橋。

於是我直奔倫敦塔橋,不一會就由河的南岸到了北岸,


回看河景。塔橋上方,濃雲暗沈。

北岸這邊最不得了的歷史古蹟當然是十一世紀征服者威廉始建,其後歷代英王擴建而成的大建築群倫敦塔。倫敦塔是重要的歷史場景,許多小說、電影以倫敦塔為背景,我得自於小說、電影的粗淺印象是----許多個性執著、強硬的歷史人物都被關在這裡過。伊莉莎白女王就是一個。她在這裡關過,她也在這裡關人。我最近看過的一本以倫敦塔為背景的小說叫「倫敦塔秘密動物園」,主角不是古代王公貴族,是現代人,是住在倫敦塔裡的平凡衛士夫妻,但個性也十分執著、強硬。

讀這本小說,我才知道原來從十三世紀開始,一直到十九世紀,英國皇室都用倫敦塔的空間豢養獅子、大象、熊等珍禽異獸,


不曉得歷史古蹟的相關單位是不是也讀了倫敦塔秘密動物園那本小說,想到在護城河邊緣擺上獅子和豹的塑像。不好看,令我想起秋茂園之類的地方,我壓根沒想要拍攝那些怪點子的塑像產物,不過為了拍海鷗飛翔,帶到了一點黑不黑,灰不灰,怪顏色的獅子。


這倫敦塔大建築群,因為我一心執念要實現我的千禧橋計劃,也因為我十五年前第一次來倫敦時,進去參觀過,所以我只在外圍匆匆掠過,忙忙去找地鐵站。

倫敦塔的好照片,兒子前天傍晚已經照了:



血腥的,不把人命當回事的年代,英國已經走過。現在是有碎片大樓的時代了。

地鐵站Tower Hill,順利找到。搭綠線,只坐一站,在Monument站下車出站,要走幾步路到Bank站,轉乘紅線地鐵。

站在街角等紅燈轉綠燈時,隨手拍了左手邊這棟有六根高大石柱的古樓,


再拍一張街對面同樣有古老石柱的迎光老建築,


轉綠燈了,過街要下地鐵站前又補拍一張,


看清楚了,這棟古樓有八根大石柱子。

可惜執念很深的我當時一頭鑽進地鐵站,沒在這幾條街路匯集的地帶多繞繞。後來才知道這一帶,在我剛走過的倫敦塔,和我待會就要經過的聖保羅大教堂之間,常被稱作The City,或Square Mile,一平方英里。在倫敦市中心,這一平方英里大的區域,是倫敦的城中之城,倫敦的心臟,City of  London,倫敦金融城。這裡,聚集了老的皇家証交所、新的倫敦證交所、英格蘭銀行和其他幾百家銀行,以及別的種種金融機構。心臟壓縮,血液流出流進,這裡是全球金融中心,很安靜的最繁忙地區。

倫敦金融城有它自己的市長、法庭、警察和管理、運作的體系,英國女王如果要進金融城,也得先得到金融城市長的同意。市長的地位很高,市長,Lord Mayor 的官邸是十八世紀的古蹟,叫Mansion House,對外不開放,據說裡面金碧輝煌,有會客大廳、國宴大廳、治安法庭等,還收藏了很多金融城的珍寶。不過喜好冷嘲熱諷的倫敦人對這棟大房子很挑眼,管它叫市長的巢穴,Mare's Nest。這巢穴,或官邸,就是我拍到的那棟六柱古樓。古樓轉角貼著金融城的管轄標誌:左右兩隻直立獅子護著紅十字盾牌。

當然,我拍到的八根大石柱的皇家証交所,和它左邊的英格蘭銀行,也都歸屬雙獅和紅十字盾牌。這兩棟此次錯過的古建築,下回要去好好觀賞。前者,是在歷經兩次大火的古證交所原址重建的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的建築。後者,原來是約翰.索恩爵士設計的經典建築,可惜在二十世紀時重新改建,索恩爵士的原始設計只留下了外牆。

總之,當日,我的執念和無知讓我錯過觀賞倫敦金融城這三棟有名建築的機會。為了執行在倫敦塔橋橋頭定下的戰術,我搭乘紅線地鐵,只一站,就到了St. Paul's站。出站,走到聖保羅大教堂底下,繞過教堂院子,


很快就過街走上千禧橋,


就是這一刻吧?我那不輸倫敦塔囚徒的執著傻勁帶我來到的就是這一刻,這個地方吧?我望著橋對岸大煙囪高聳的Tate Modern,視線再投向左邊,


那鐵拱橋是Southwark Bridge,再過去,再過去,就是倫敦橋和倫敦塔橋了。而 2011年曾在晚上走過,這一趟讓我迷失的南岸那一帶,就遠望代替步履了!


我在千禧橋上走走,看看,



由2011年的那個晚上,回返當下此刻,


可以了。我轉身下橋,慢慢朝聖保羅大教堂走去。



進入大教堂,呼吸一下那莊嚴的空氣後,出來又鑽入地鐵站,搭紅線到Bond Street站,出站左轉,在牛津街上稍走幾步,就找到對街的Selfridges百貨。

牛津街很長,是紳士淑女逛街購物聖地。



我只鎖定這聖地的Selfridges一物。此物是那天跟兒子在牛津街一帶到處找我們家爸爸要的毛襪時,在Selfridges的地下樓層看見的。當時兒子走過賣小飛機、小機器人等小玩意的一家小店,隨手拿起攤位上讓人試用的一個刷子似的東西在他頭上刷刷按兩下,又在我頭上刷刷按兩下。喲,蠻舒服的,什麼呀?

這叫head massager,兒子說。構造很簡單,就是在一根小鋁棒上伸出十來枝海葵觸手似的細金屬絲。自己握著小鋁棒,在腦門上一按,那十來枝金屬觸手就順著腦袋周遭往下滑,按摩頭皮,以及穴道。這家英國小店叫RED5,兒子說他要是走過,就會拿起這馬殺雞按摩棒在頭頂上馬殺雞兩下子。

我們笑著走過。但回家後我不時想起那有趣的小玩意,還跟兒子說,我去買一枝給你吧,我自己也買一枝回去,順便多買兩枝給朋友怎麼樣?

說著說著,再不買就沒時間特別跑這一趟了。於是將這件事排作今天的必達使命。

我順利找到RED5,買好馬殺雞按摩棒後,鬆口氣,也不流連大街繁華,鑽入地鐵站,搭灰線,回家。

這搭過好多趟的地鐵,這些紅線、綠線、灰線......真好真方便呀,我這很多方面都還停留在上個世紀的人,多虧蛛網般密密聯結的倫敦地鐵線,方能獨自東奔西跑,錯了站頭迷了路,也不很擔心,總想,只要找到地鐵站,就回得了兒子家。


要出站回家前,特地去看看地鐵站裡我好喜歡的一隻貓,


嗨,乳牛貓,你這麼可愛這麼帥,一定有好多人、好多家搶著要請你轉移陣地去接管吧?我知道,首相卡麥隆就是從你住的Battersea貓狗之家請到一隻黑白虎斑貓Larry去接管唐寧街官邸,Larry每天睡覺,安住兩年,終於抓到一隻老鼠時,舉國傳頌。那麼,祝福你所願得遂,宏圖大展。

也祝福你的貓同伴,貓運昌隆,被你欺負的狗朋友,狗運亨通。再會。


0 意見:

張貼留言

 

©Copyright 2011 Our lightning | T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