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大天鵝還會再來吧?

2024年2月9日 0 意見

 夏秋之際路過鄰家,看見紫薇開得好,因為招眼,走近了看,



枝上一簇簇繁花蠻有些重量,朝下紛披,但又還是輕盈的,一陣風來,即在風裡招搖晃動,



花開極盛,即花落紛紛。花落亦美,正巧落在一輛深藍車上,光鑑的車頭一泓清水般承接落花,映照搖曳枝葉和天光雲影,



很好看,我看了許久。


這樣無意間看見的美,不是我創造的,卻有妙手偶得之的快感。有一次夏天往屋外一望,看見對面山上有雲走過,



雲如一頭白色大貓,張口擺尾,神氣活現,



這神妙景象,我在家裡常看見的,













不想在屋外天空也看得見。


行過人間,許多妙景好物,也未必親身眼見,往往有那妙手摘取示現,簡直更勝眼見。最近在臉書上看見鳥類攝影行家陳裕鑫先生發了一篇《大天鵝遊台灣》,十分有趣,他說2022年11月,仍為幼鳥的一隻北方大天鵝迷航到台灣通宵的一處小魚塭,2023年初飛離台灣,當年11月牠竟再度光臨通宵那處小魚塭,12月牠啟航南飛至台南七股,降落於一塘有三隻候鳥小天鵝的魚塭,同遊共處一個多月後又北飛回到通宵的小魚塭。


這神奇巨大有黃黑嘴喙的大天鵝第一次到台灣是因為迷航,第二次來不是迷航,是根據銘刻的記憶而來,這一次牠北返後,還會第三度南來台灣通宵嗎?鳥友們定會密切注意牠的行蹤。據查大天鵝可以活到二十至三十五年,要是這隻大天鵝每年十一月都循牠自己開闢的新航線長途飛返台灣,豈非台灣的冬季盛事?為了不辜負牠的盛情美意,我們應該為牠保留牠相中的通宵小魚塭。


著迷觀看陳裕鑫的記述和照片,覺得那大天鵝似曾相識,於是檢索出2023年11月我自己留存腦中的一頁記憶,那天,11月8號,我們一群大學同學於台北故宮看一場國寶書畫特展「筆歌墨舞」,同行的同學有書畫收藏家和書畫鑑賞研究專家,他們指點什麼,我們其他人就跟著鑽過去看什麼,但古畫往往色澤一片昏暗朦朧,古畫展室往往燈光調得像蠟燭光一樣曖曖幽微,以免光害傷及國寶,所以欣賞也不是件很容易的事,除了要提昇鑑賞力,還得有高超的視力。



不過,有一幅畫,走到它面前,完全不用自傷自己是笨蛋一個,也不覺得要架上高度數的眼鏡,色澤,光彩,空氣,溫度,什麼都有,一下子你就進入畫境,流連喜悅。



這畫是宋人所繪〈雪蘆雙雁〉,但畫名和介紹且慢看,我的第一感覺是這兩隻白天鵝怎麼這麼光耀照人!畫很古,好幾百年了,旁邊的蘆叢和翠鳥於陰翳下雪天裡,歷經幾百年光陰,自然褪色,但兩隻悠然自得的大白天鵝卻好像自帶光源,會發光千百世,





怎麼能把白色畫得這麼出色,不只白,而且亮,那層層疊疊的厚實羽毛從內裡透出亮光,閃閃動人,充分顯示出大天鵝之不凡!


如今我調出故宮的大天鵝,比對連續兩年蒞臨台灣的大天鵝,覺得二者非常相像,唯有一處不像:飛來台灣的這隻,是主要分布於歐亞大陸北方地區和附近島嶼,歸類於雁鴨科的黃嘴天鵝,鳥喙有一大部分是黃色的,尖端則為黑色;故宮宋畫裡的大天鵝,以分布地區來說,應該也是黃嘴天鵝,然而牠們嘴喙尖端部分為黑色,其他部分卻沒有顯眼的黃色,不知什麼緣故?難道是因為年深日久,黃色褪了?這一點疑問,有待專家解讀,我就全心欣賞渾身透亮的大天鵝吧,閉上眼睛,觸感上手,彷彿還能觸摸到毛羽蓬蓬圓滾滾,重量可超過十五公斤的神鳥~


大天鵝,真不是尋常鳥類,不論觀畫賞照片,都能見到牠的優美與和諧,要是哪天親眼看見牠張開翅膀,展現驚人的龐大量體和氣場,接著振翅急步踏水飛起,大概會不由拜倒?


想到這裡,舊年將過,新年將至,而花開花落,雲影幻化,日月輪轉,人有更迭,大天鵝,新年還會再來吧?






0 意見:

張貼留言

 

©Copyright 2011 Our lightning | TNB